天氣越來越冷,熱氣騰騰的火鍋又再次活躍在人們的餐桌上。和親朋好友圍聚在溫暖的火鍋旁,無疑是寒冷天氣里的一大享受。吃火鍋,不止是鍋底、蘸料有講究,選擇配菜也同樣是一門很大的學(xué)問。如果你只知道牛羊肉、火腿腸、土豆、藕片、白菜、粉絲,那說明你還只是一個初級火鍋愛好者,而還有一些比較稀奇的火鍋食材,你可能就未必了解了。
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吃貨,今天重慶火鍋食材批發(fā)商帶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火鍋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特色食材,從此吃火鍋裝 X 不是夢。
1、毛肚
毛肚是重慶火鍋第一菜,它神奇到什么程度呢?很多北方人對于清湯羊肉麻醬的纏綿情結(jié),就在嘗到那個脆爽鮮嫩的瞬間被顛覆了。毛肚實際上是牛胃第一格(即瘤胃),生滿細毛,看起來像毛巾上的毛毛或是毛刷,故這部分的胃在火鍋店被稱為“毛肚”。
鮮毛肚一般是黑色的,上面的小刺刺特別明顯。毛肚燙得好,是對火鍋的最高贊美。伴隨著濃郁的牛油香味,毛肚在滾燙的鍋里慢慢蜷縮,讓人饞到口水直流。鮮毛肚,口感鮮嫩脆爽,一涮一蘸熱力十足,涮過后爽脆彈牙,入喉香而不躁。
2、牛百葉
牛百葉其實也是牛的胃,它是牛胃第三格,瓣胃成葉片狀,口感爽脆。層次感豐富的牛百葉沾上了辣椒油和花椒的滋潤瞬間“虎虎生威”,會吃的人都懂。
3、黃喉
黃喉雖然帶一個喉字,實際上和喉沒有任何關(guān)系。黃喉的學(xué)名其實是主動脈弓,即是心室出來的大動脈血管。日常食用的黃喉截取于豬或者牛的大動脈。重慶火鍋食材批發(fā)商介紹大部分火鍋店所售的是牛黃喉,因為它比豬黃喉的顏色稍深、賣相好,口感也更加爽脆。
4、鴨腸
鴨腸,靠自己的鮮、嫩、脆、爽,硬是在強敵林立的火鍋食材中殺出了一條血路。鮮的鴨腸在沸騰的牛油鍋里翻滾10秒之后,包裹著辣湯的鴨腸顯得油嫩可口,一口咬下就能感受“卡蹦脆”的口感。
5、鵝腸
鵝腸與鴨腸外形上十分相似,但鵝腸更寬更厚,色澤鮮亮,新鮮欲滴。經(jīng)過幾秒鐘的涮燙,在油碟里蘸下,入口脆爽有韌性,裹挾紅鍋湯汁,一口咬下那些湯汁就在唇齒間爆發(fā),口感極致脆嫩鮮美,毫無拖沓綿軟之感。
6、郡肝
由于名字叫郡「肝」,很多人都以為它是肝臟,甚至還有很多人以為它是腎。其實它是鳥類、家禽的胃,川渝這邊叫郡肝。除了制作成麻辣小郡肝,原味的郡肝燙火鍋一樣味道霸道,口感只能用三個字形容:嘎嘣脆!
7、鴨舌
小小鴨舌,長不過寸,重不過兩,但它卻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尤其是將其放入紅湯鍋中燙制,味道麻辣醇厚,軟嫩鮮香,食之尤妙。涮好的鴨舌,咬上一口,汁水在舌尖爆炸,好似初戀一般的感覺!
8、耗兒魚
耗兒魚其實就是小時候家里常吃的橡皮魚,因為這魚身上的皮很厚,彈力十足,得扒掉才能下鍋煮食又叫扒皮魚。這兩年耗兒魚一下子又火了起來,尤其是在成都和重慶,一下子成為人氣美食,對付這些被人視為“爛賤”的東西,似乎四川人最有辦法。
重慶火鍋食材批發(fā)商提醒耗兒魚不宜久煮,因為它的肉質(zhì)嫩滑,煮久易碎,所以很多店家會采用冷鍋形式,先煮好后再上桌,必須先吃掉魚,再開火涮菜。耗兒魚肉厚有彈性,不腥而鮮,放在火鍋中別具一番風(fēng)味。
9、豬天梯
天梯就是豬上顎的軟骨部分,這是重慶火鍋的一道特色菜品。這里的軟骨并不像關(guān)節(jié)處的軟骨那么耐嚼,而是更薄、口感更脆。燙熟的天梯會打成小卷,吃到口中香脆軟滑,富有質(zhì)感。
10、腦花
火鍋里出現(xiàn)這個食材,能讓愛它的驚為天人,不愛它的淚流滿面。腦花是重慶火鍋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,其腥味較重,在正式入鍋煮之前,可以先從鍋中舀出些許紅湯澆于腦花之上,可以起到去腥、入味的作用,用紅油侵泡大約30分鐘以后,再輕放入鍋中煮燙。重慶火鍋食材批發(fā)商提醒切記不可在鍋底頻繁攪拌,這樣會破壞腦花的完整度。
巴蜀之地吃腦花,只能入紅湯。按照他們的說法,腦花像海綿,能將湯里的各種滋味吸納進去,所以豬腦的味道并不單調(diào),而是很豐富。燙好的豬腦有脂香,入口柔軟綿密,味淡,綿密的口感復(fù)合著牛油的厚重,滋味絕倫,遠勝麻婆豆腐。